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9章 贞观之治(第2页)

也正因如此,这些人对山东地区的情况很了解。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的动乱结束后,对他们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

所以说,他们能够非常正确的分析形势,给李世民提出宝贵的意见。

“没错,三位帝王说的很对,李世民当时面对的正是这三种人。”

“面对复杂的局势,李世民如何让这三类出身不同的人为其所用?”

“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他下令召见一位大臣,这位大臣正是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

“李世民严厉地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三兄弟。”

“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大祸了。”

“大臣们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然而李世民却很欣赏魏征的率真,理解他的忠其所事。”

“不但不再追究旧怨,而且马上重用魏征。”

“感激于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世民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于是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良好风气。”

“除魏征外,当时经常进谏的大臣还有王珪、戴胄、马周、张玄素等人,以及他的妻子长孙皇后。”

“甚至在隋炀帝时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闻名的封德彝,也有多次进谏的记录。”

“李世民在位二十多年,进谏的官员多达三十余人。”

“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达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于改进朝政,帮助唐李世民施行正确的决策起到巨大的作用。”

李世民:朕身为帝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深刻的明白,帝王其实有欲望,是非常有可能危害国家的。

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要是不兼听纳谏,反而独裁专断,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么必然会影响朝廷的决策,很有可能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严重的会让国家处于危险的境地。

历代那些听不进谏言的帝王已经给了他深刻的教训,因此他必须积极吸取这些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他非常感激魏征的直言纳谏,让他能够时刻审视自己,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他之所以重用魏征,对魏征那么看重,积极采纳魏征的谏言。

全在于魏征懂得治国理论,懂得历史的经验教训,也了解社会的现状。

这样一个谏臣是站得高,看得远的。

魏征在治国方针方面的制定,在帮助他做一个英明君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世民武装夺取皇权两个月后,这一天清晨,都城长安异常热闹,文武百官从四面八方涌向玄武门。”

“他们要来参加李世民亲自主持的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力图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

“然而辩论一开始,便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

“然而,如何让百姓安定下来,进行大治呢?”

“李世民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李世民不禁自问,为何曾经繁荣富强的大隋王朝,不到四十年就土崩瓦解?”

“他总结隋炀帝灭亡的三大原因:一是大兴土木、广治宫室,二是搜罗美女、淫乐无度,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

“李世民惊叹于那些在隋朝盛世中创造奇迹的民众,在随后的战乱中,爆发了如此巨大的威力,让隋朝政权土崩瓦解。”

“这些让他对国与民、君与民的关系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封德彝:实现天下大治,要继续实行高压政策。

皇上如狼似虎,病美人贪官逃不掉  合租室友竟是总裁  蓬莱妄想  星球重启[基建]  刹那沧浪  末世虫族入侵  走狗自烹  病美人被献给假太监之后  木叶伪君子  今晚月色真美(nph)  醒醒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逍遥小郎君  掌灯  音为我狂  修仙从收徒开始  方舟进化生存  摄政王怀了我的崽  金陵雨霁  柯南:这个修理工不太柯学  

热门小说推荐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大豪门

大豪门

馅饼,说好的豪门风云世家恩怨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江湖快意儿女情仇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纨绔嚣张衙内跋扈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狗血装逼扮猪吃虎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医卜星象天机莫测呢?嚓,你有完没完?有,都有!不会自己看书啊?好,我看书去了,看得不爽,削你!那看得爽了呢?要不要给票?...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抗战之血肉丛林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