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思想政治教育考研学校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智能媒体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李厚锐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宣传部,上海 200240)
[摘 要]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全媒体生态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情境重塑着受众行为特征,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带来机遇与挑战。智能媒体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全程贯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叙事,全息传输打造智能思政信息载体矩阵,全员参与建设高校“大思政”育人共同体,全效聚合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要以多层次智库体系、人机协同的生产机制、科教结合的技术理路为保障,探索智能媒体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智能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育人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重塑着媒体传播的现实场域和发展方向,引领智媒时代的到来。作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基于特定时空情境的用户需求,实现算法驱动、精准传播、人机协同的媒体形态”,[1]智能媒体对舆论生态、传播技术、受众对象产生着深刻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面对智媒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和大学生行为特征变化,通过智能媒体的赋能优势,基于全程贯通、全息传输、全员参与、全效聚合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媒时代的育人环境特征变革
智媒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生态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鼓励用户原创内容生产,延展信息发布的时空维度,驱动人文精神与智能技术的融合。新媒体情境重塑了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偏好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结合的内容,能熟练使用智能终端和平台串联起碎片化的交流场景。同时,在全媒体生态与新媒体情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智能媒体技术,在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资源多样化、教育载体视频化等方面为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带来了契机。
1. 全媒体生态改变信息传播格局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赋能传统媒体进行融媒转型和实现全生态布局的同时,使基于社会化平台的自媒体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多极化生产与跨场景传播。第一,内容生产智能驱动。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生产模式从职业生产内容(OGC)、专业生产内容(PGC)向用户生产内容(UGC)演化,新闻策划、创作和发布的主体由专业媒体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向大众拓展,信息接收者与生产者的边界交融。大数据和算法推荐技术使机器生产内容(MGC),进一步推动了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智能机器通过分析基于浏览、转发、点赞等行为产生的大量数据,确定热点选题并生产新闻初稿,新闻从业者或用户生产者持续跟进,完善并产出新闻报道。第二,信息分发全时全景。数字技术促进了数字新闻的兴起,不仅提高了新闻的生产效率,更延展了信息发布的时空维度。信息传播全时分布,叙事范围全景覆盖,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讯。智能算法技术的高效搜索与分析,关注内容创作的参与性、产品形式的多样化以及需求定位的精准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和传播的有效性。第三,人文精神传承创新。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协同发展,构建着新型互动关系,是智媒时代的重要特征。一方面,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文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人文精神借助智能媒体在实际生活中的探索与应用,展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现实价值。
2. 新媒体情境重塑受众行为特征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中,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着深刻改变。“从以海量化数据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到以细分受众群体为目标的精准传播,再到基于自主选择、迭代生产和互动分享的智能传播,多种传播模式的发展与共存”,[3]重构了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交互生态。第一,内容偏好主流化。大学生更偏好能将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充分融合的内容。以网络视听平台为例,应围绕重大节点、大事要事和现实命题,探索新时代、新媒介下的“新主流”内容生产,聚焦益智竞技、公益乡村、直播生态、戏剧传承、娱乐影视、青春社交等,将大主题与小视角、新话题结合,获得了年轻群体的喜爱。第二,媒介使用移动化。硬件载体的创新和平台渠道的开拓共同推动了传播媒介的移动化进程。硬件载体方面,数字技术的更迭推动了电子终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设备已得到普遍应用,基于VR、AR技术的可穿戴设备获得持续开发。平台渠道方面,依托多形式、多主体的媒介平台快速发展,构建信息传播矩阵,探索垂直细分领域,包括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社交视频软件、车载广播平台等。第三,交互情景碎片化。大学生群体开展信息接收与交流行为的时空相对分散,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涵盖学习、用餐、运动等多种生活场景。碎片化、伴随式的传播方式在突破时空限制、提高交流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信息闭塞、消解思考等挑战。一方面,瞬时刺激容易使受众在平台维度形成路径依赖,而个性化推荐加剧了内容维度的“信息茧房”效应,造成信息“海量”却“闭塞”的情况;另一方面,碎片化信息使受众难以形成体系化认知,削弱了受众主动收集、分析内容的动力,降低了受众的深度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智媒体技术推动育人方式创新
智能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机遇,助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深入推进。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媒体依托全媒性、融媒性、智能性的传播特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技术力量”。[4]第一,教学方式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需求,使思政课入脑入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思政课在保证内容严谨科学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积极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体验感,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直播教学,依托媒资库开发教学案例,通过智媒数据分析进行教学过程跟踪与效果评估。第二,教育资源多样化。一方面,智媒传播环境中,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发展为每个个体提供了发声的机会与平台,产生了海量信息。另一方面,智媒语境下的信息呈现高速流动与快速迭代状态,新的话语伴随社会热点不断出现,替代原有话语,获取大众的注意力。信息的多样来源与高速流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育素材。第三,育人载体视频化。视频化成为新媒体发展阶段最基础的传播介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多汇集于小屏端,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大学生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场域。信息交互的社交化特征使大学生倾向于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围绕特定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形成具有共同观点乃至价值取向的圈层。因此,围绕主题宣传活动,打造视频化的融媒体产品,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引发链式反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二、智能媒体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路径
智能媒体重构了传播环境,深刻影响着信息交流方式与社会话语生成机制,我们应从“四全媒体”视角出发,为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持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动力。
1. 全程贯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叙事
智能媒体凭借技术优势作用于社会话语的形成,宏观上重构了新兴传播环境,微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场域。“尽管智能媒体在优化话语内容匹配精度、范围覆盖广度和主体影响效度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政治话语独特性削减、主导性弱化、传播力降低等方面的挑战。”[5]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需要从话语内容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入手。第一,通过符号要素提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精度。坚持正确的主流导向,在多元话语体系中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地位,凸显符号要素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价值导向功能和时代性特征。依托智能媒体对海量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计算细化内容颗粒度,生成关键词集合。通过筛洗分析学生浏览、点赞、转发、评论、发布等网络行为数据,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对特定群体的内容偏好、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行数字化画像,以分众化信息需求为基础,细分异质性话语内容。结合社会热点话题,生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元素,贯通理论视角与现实语境。第二,通过符号话语转化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活力。在去中心化的媒介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更加多元,应该鼓励受众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加强话语深度分析,提升符号转化能力。用底蕴丰富的语言符号提高学习的关注度,通过生动形象的非语言符号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连接释义对象与解释项。第三,通过符号互动表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效果。运用符合融媒场域的叙事方式引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提高话语叙事主体和受众的匹配度。通过智能教育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符号互动,使学生在了解符号内涵的同时,及时分享学习体会、反馈问题困惑、进行交流研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符号表达效果。
2. 全息传输:打造智能思政信息载体矩阵
媒介作为人类感官的扩展,使人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能力等得以延伸,可以更加充分地认知世界。在智媒技术的支持下,全息媒体融合多种传播形式,构筑复合式信息载体,通过立体化传播满足受众信息接收需求。聚焦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智能媒体推动理论优势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互促,增强吸引力与时代感。第一,优化全觉传播模式,将视觉符号、声觉符号、触觉符号融入信息传播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以全觉传播方式展现,如通过短视频平台增强视觉感知,通过触屏设备激发触觉反应。以沉浸感为目标,丰富传播形式,提高传播效率,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黏性和受众的接触频率。在发挥全觉传播及时、高效优势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觉呈现形式纳入系统性叙事与整体性框架中,避免感官依赖带来的浅层化、碎片化浏览问题,确保传播效力集聚。第二,打造跨界教育场景,借助人工智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实现教育场景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跨越。整合多形式、多学科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构筑智慧教室、个性化教学、在线课堂等教育场景,支持多样化的教学需求。面向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进虚拟思政,通过新兴影像形式实现三维空间内的沉浸式体验,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对社会热点、教育热点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与关键词提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焦点议题的智能匹配,培育时代新人。第三,构建多维网络思政平台,将融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搭建以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等为核心的网络平台矩阵,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与案例,加强建设成效评估与专题培训。
3. 全员参与:建设高校“大思政”育人共同体
将“大思政”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高校形成育人长效机制,汇聚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整合学生、教育者、社会媒体等全员力量,打造育人共同体,“打破社会生活与思政课堂间的壁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模式创新,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优化教学生态的资源供给和制度保障”。[6]第一,面向学生,加强智能媒介素养培育。移动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接收、转发、再生产的场景呈现多模态分布,涵盖各种现实情境,拓展了育人空间。依托全员育人机制下的媒介素养培训,有助于学生了解传播生态特征与业务重构进程,掌握全媒体渠道的传播特征,使参与信息生产与交互的过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第二,面向教师,建设思政课智能教学平台。通过智能系统,使思政课教师实现定制化课程设计和多线程教学资源收集,提供学生易于接受的热点案例、视频教材,保持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融媒体运营能力,创新价值引领的方法与路径,利用智媒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推出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形式。第三,面向媒体,构筑融媒体育人实践基地。协同高校的学科特色与媒体的传播优势,共建智能媒体创新联合实验室、媒体融合技术与系统创新中心等实践育人基地。推动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交叉学科研究,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以云搜索等新技术连接多端口,创新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体系。把握视频化传播趋势,培育校园视频创作生态,凝聚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挖掘优秀师生原创作者,打造高校视频化矩阵建设样本,增强融媒体的育人实效。
4. 全效聚合: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全效聚合是指利用算法优势将个性化内容与用户偏好进行有效匹配,推送能够帮助用户成长成才的高价值信息,进而增强用户接收内容的体验感,最大程度地发挥传播的正向引导效果。要利用智能媒体的技术优势,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制订提供精准的信息参考。第一,精准预测,瞄准学生个性偏好。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思想意识与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的前提是教育者能够掌握教育先机,及时了解掌握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与行为现状及其实时变化。借助智媒技术,能够有效挖掘反映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文本、音频、图片等信息资源,把握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情绪状态、行为行动等领域的即时情况,运用算法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数据进行筛洗、建模与分析,预测研判学生预期实践行为的可能性。第二,精准制导,有效推送分发信息。要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信息推送模式的转变,需要突破传统接收信息方式的窠臼,通过扩展传播渠道的边界来提高传播效能,打造“信息集市”,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学习进度等具体情况,制订精准化的个性学习方法、推荐与分发模式,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其入耳、入脑、入心。第三,精准施教,量身打造育人内容。依托人工智能所配备的“强算力”技术,将“第一课堂”的教学数据与“第二课堂”的学工数据相整合,系统性、多角度、分层次地进行数据描摹和科学分析,[7]从而有的放矢地制订个性化教育内容,优化培养方案和育人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浅到深的推进,构建科学的教育内容供给体系。
三、智媒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场景
智媒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范式和实施举措随着教育场景的延展而改变,从资源、机制、技术多视角探索新的实践场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保障。建立涵盖数据库、素材库、专家库的思想政治教育智库体系,实现“教、学、践、评、建”协同一体化。构建人机协同的工作机制,依托智媒技术拓展观测边界,借助机器辅助实现自主处理,立足智能系统加强分发应用。基于AR、VR等新技术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资源联动,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智库
智能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新篇章。然而,媒介变革也衍生出潜在的技术异化与话语发展问题。要提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践、评、建”协同一体化,必须围绕数据库、素材库和专家库,形成“数据—内容—人才”资源的联动,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智库打造新引擎。第一,数据突围,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突破教务、学工、后勤等部门间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收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项数据,整合“能够反映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的文本、图片、HTML、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8]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通不同环节的壁垒,逐步完善信息积累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第二,正面引导,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基于“大思政”理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视角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基于对受众偏好的大数据分析,解码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关的信息特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采集的精准性和管理的高效性。一方面,利用云端数字资源,以云端共享、云传播等形式,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题材,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另一方面,挖掘丰厚的校史资源、红色资源,补足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弘扬红色资源蕴含的正能量,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之中。第三,专业助推,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以学生队伍为代表的“实践能手”,也需要专业引领的“理论大家”。一方面,分类培养,打造学生人才队伍。鼓励学生研发个性化、高品质作品,深入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在校园媒体实践中不断提高突发情况与舆论危机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统筹引领,组建专家人才团队。比如,为解决对学生群体“画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测的技术问题,可以邀请信息技术专家突破数据分析的技术局限,“提高教师对微媒体、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协作、相互赋能的能力,以及掌控、处理由此带来的安全、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意识和能力”。[9]
2. 智慧升级,构建人机协同生产机制
智媒时代,智能化贯穿信息内容生产的全过程。以物联网传感器、虚拟现实装置、可穿戴设备等为代表的智能机器已进入信息采集、内容创作与分发应用等环节。在信息生产领域,机器并非独立于人而存在,也非以替代人为目的,而是在以人为主导的基础上,形成人机协同的工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产品生产模式。第一,信息采集,依托智媒技术拓展观测边界。在信息采集方面,面对全媒体环境中的海量信息,难以依赖原有基于人力的观察、收集和分析路径,而是需要通过智能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集边界。依托物联网,将传感器作为感官的延伸,开拓感知观测范围,实现全时信息获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础数据资源。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信息采集,在反映社会热点的同时,为精准化内容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基于社交机器人的个性化数据系统,分析数字世界中用户的行为轨迹、个性偏好、心理状态。第二,产品生产,借助机器辅助实现自主处理。在产品生产方面,坚持以人为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情感表达与创意设计,这些也是机器难以替代的部分。通过机器对多维信息、知识图谱的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作品生产提供选题依据和要素提炼,对图片、视频、音频等基础素材进行初步筛选和加工,自动归类选题类型,合并相同的主题信息,分类整理多媒体资料。通过机器自动写作功能,对程式化内容进行批量处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信息生产效率,实现大范围、全时化的自动生产。第三,分发应用,立足智能系统聚焦时代需求。在分发应用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字流畅性,通过人工智能等为推进和优化教育工作流程创造条件”。[10]对智媒设备与技术进行批判性使用,通过智能教学系统、管理系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期方案设计、过程动态调控和适应性评估反馈提供助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教育智媒应用的设计,在试运行阶段与设计人员、算法团队进行沟通研讨,在运行阶段通过开源软件的协商程序提供改良建议,开发出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智能应用。
3. 技术耦合,把握科教结合发展理路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全息影像等智媒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与育人需求耦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与重构,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提高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托,在于上述两者嵌合的技术理路。第一,全面跟踪,传感技术奠基多模态学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现状的充分了解为依托。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人为知觉观察,既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也存在信息被误解、遗漏的可能性。眼部跟踪技术、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等传感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一方面拓展了信息采集的广度,有助于全方位收集受教育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情绪心理等各层面的动态数据,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信息采集的具体性、准确性、可靠性,为后续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奠定坚实基础。第二,“5V”处理,大数据分析保证实时化行为反馈。大数据时代大量化(Volume)、价值化(Value)、多样化(Variety)、高速化(Velocity)、真实化(Veracity)的“5V”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更多可能。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聚焦于学生的动态即时数据,以海量信息样本取代随机样本,打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通渠道,帮助教育者把握受教育者的当前状态与情况变化,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成效。此外,大数据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令教学评估由因果关系分析向相关性分析转向,依靠非结构化的相关关系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更为客观量化的衡量。第三,万物互联,5G技术助推全云化教学平台。数字通讯传播网络与万物互联状态的形成使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变革。一方面,由于5G的基站大幅提高了带宽,5G网络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传输更多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形式在技术支撑下得以拓宽。5G网络的超高传输能力与云储存等特性有利于打造全云化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海量信息在线共享,还可以实现信息同步传输。另一方面,“5G技术拥有毫秒级超低时延水平,远低于人类的视觉感知时延”,[11]克服了4G网络下图像与音频传播的卡顿感,提升了VR教学的体验度。同时,5G技术支持下的VR运用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助推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普及,为学生带来浸润式叙事的在场体验。
参考文献:
[1]罗自文,熊庾彤,马娅萌.智能媒体的概念、特征、发展阶段与未来走向:一种媒介分析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增刊.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8.
[3]郑琳.智媒时代高校学生有声阅读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出版,2021(17).
[4]周光玲,黄义灵,张品良.论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
[5]李洁,廖小琴.智媒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1(7).
[6]许瑞芳,张宜萱.沉浸式“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建构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
[7]周远.精准思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20(8).
[8]崔建西,白显良.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
[9]张宝君,孙志林.智能时代高校思政队伍“微”能力提升模式[J].江苏高教,2021(3).
[10]袁周南.人工智能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依据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8).
[11]李永进.论5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7).
(《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07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思想政治教育考研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