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今年的蟹王蟹后分别来自江西和江苏。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中新网上海11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六届蟹文化节暨2022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1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等8地近100家单位选送的2300余只河蟹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

经过重量、壳长和肥满度的考验,今年的蟹王重569.8克,由江西吉水县盘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蟹后重433.2克,来自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8地近100家单位选送的2300余只河蟹在沪比拼。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现场专家介绍说,今年出现了150年一遇的长达50天的高温天气,对水草和水质造成了较大危害,对河蟹第四次蜕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高温造成相当数量河蟹无法完成第四次蜕壳而其生命周期中少蜕一次壳,因而今年特大规格(如母蟹5两、公蟹7两以上)的比例较少。但后期温度合适且昼夜温差较大,并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河蟹育肥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河蟹的品质明显好于去年。

据了解,受疫情、高温以及饲料原料涨价的冲击,河蟹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表现在死亡率上升、特大规格个体偏低、总体产量会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原因,今年大闸蟹的整体行情较为低迷,全国河蟹产业在“艰”毅中前行。当前,全国大闸蟹已集中上市,量足质优价格合适,正是品蟹好季节,广大食客可速速行动,大快朵颐。

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六届蟹文化节暨2022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现场。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上海的大闸蟹表现怎么样?今年河蟹大赛,上海参赛单位达30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表明上海生产的大闸蟹已具有与全国河蟹同台竞技的实力和勇气。2022年上海河蟹养殖面积约1.5万亩,近几年基本稳定。养殖规格也与去年基本上持平。上海本土养殖的大闸蟹从以前的“落后”“追赶”已发展到“并跑”和“领跑”,上海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行列。

为进一步践行全国河蟹大赛“为养殖户找市场,为消费者找好蟹”的宗旨,今年河蟹大赛上首次开辟了地方河蟹产品推介活动,来自江苏泰兴市沙壤土质饲养的“江沙蟹”在大赛上进行了推介。通过大赛的推介,向全国消费者整体展示不同区域的河蟹产业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服务。同时,在大赛上,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兴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市合作协议,发挥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人才、技术等优势,为泰兴市的河蟹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支撑。

河蟹养殖离不开专家们的智力支持。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了解到,目前该校已有50多名教师、研究生组成的河蟹技术研究及推广服务团队,是国内科教机构中人数最多的团队。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以大闸蟹特色产业助推延安黄龙经济发展为题材报送的“让绿水青山变成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项目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完)

发布于:北京市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