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节(第2页)

&esp;&esp;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处理刘吉,却还是将此事的始末说给了皇后娘娘知晓,末了叹道:“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般行事不计后果?他以为,只要能寻得借口,我就会真的相信无疑么?”

&esp;&esp;张清皎禁不住笑出声来:“怕不是刘首辅以为万岁爷性情宽容,就算是知道他寻的是借口,也不会揭穿他?他的想法确实没有错,万岁爷到底也没有揭穿他,只是让他遵旨行事而已。”堂堂内阁首辅,怎么说也应该是国朝最顶尖的聪明人之一,怎么还能做出这种掩耳盗铃的事呢?这种找借口的水平,拙劣得几乎和十来岁的孩子差不离了。

&esp;&esp;“他年纪也大了,我不过是想着给他留些颜面而已。”朱祐樘道,“朝廷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这才过了两三个月,我不想再驱逐一位首辅了。再者,不及半年时间,前朝阁老都被赶走,于我的名声也不利。”

&esp;&esp;凡事都须得考虑名声,就算他是皇帝也不例外,尤其不能让不孝的罪名盖在身上。短短几个月就将先帝的大臣都驱赶干净,难免会让人多想。因此,暂时留住刘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少,周太皇太后便不会觉得反感。

&esp;&esp;“臣妾不懂这些,只知道,万事都须得辨明利害关系。”张清皎笑盈盈道,“若是于自己而言,此事的利远远胜过害,那便需要立即下定决心;若是利害相当,那便不妨再等一等,徐徐图之。”

&esp;&esp;朱祐樘沉思片刻,笑道:“你一直说自己不懂,但说出来的道理却往往正好切中了利害。这倒教我有些怀疑,你到底是真不懂,还是佯装不懂了。”

&esp;&esp;“臣妾确实不懂朝政,自幼便不曾接触过这些。”张清皎依偎在他怀里,轻声道,“但外朝与内廷的事,多有相通之处。尽管万岁爷用的是朝臣,是阁老,而臣妾用的是女官,是内官,但用人之道却是极为相似的。以及,经济庶务等等,也有许多相像之点。不过,臣妾自己也没有将宫里的事情理清楚。若是万岁爷想听臣妾说更多的大道理,却是没有了。”

&esp;&esp;“说得是,好,那我便不追问了。你甚么时候有了领悟,便再告诉我就是了。”

&esp;&esp;“万岁爷,这样不算是……后宫干政罢?臣妾现在脑海里都是太祖高皇帝的教诲,都是仁孝皇后的《内训》……就怕若是万一说错了话,该怎么是好?”

&esp;&esp;朱祐樘垂下眸,望着怀里一派娇娇俏俏模样的小女人,勾起唇:“当然不算。”以他家皇后的胆量,恐怕现在不是怕“说错了话”,而是怕他生出什么误解罢。若是她相信他永远都不会误解她,大约日后是什么话都能说出口的。

&esp;&esp;而他,正在等着这一天来临。

&esp;&esp;

&esp;&esp;按照礼部的安排,二月十三日,朱祐樘须得行亲耕礼,以示朝廷无比重视农耕。如果遵循周礼,皇后也该同时举行亲蚕礼,以示皇家也以男耕女织为模范。但因国朝没有任何先例,所以礼部并没有呈上相应的仪注。

&esp;&esp;朱祐樘仔细想了想,给礼部批复,立即准备亲蚕礼的仪注,才能显示出朝廷对农桑之事的重视。而且,国朝不曾举办亲蚕礼,乃是因多种缘故所致,并非此礼不重要。可参考周礼与各朝礼仪,专门制定仪注。

&esp;&esp;礼部自然赶紧去忙碌了,这可不仅仅是制定仪注的事。如果确定举行亲蚕礼,那该在何处举行,又该准备些什么?若是眼下不尽快预备起来,到得亲蚕礼的正日子,照样没有办法按照仪注来举办。

&esp;&esp;张清皎听说此事后,颇有些惊讶:“万岁爷怎么突然想到亲蚕礼?臣妾记得,国朝的礼仪里面,便没有亲蚕礼这一项罢。沈尚仪,我可有记错?”

&esp;&esp;“回禀皇后娘娘,确实没有。”沈尚仪回道,“国朝以来,从未举办过亲蚕礼。”

&esp;&esp;“既然我去亲耕,你自然应该去亲蚕。民间不都说男耕女织么?哪有做相公的去耕田,做娘子的却不缫丝织布的道理?”朱祐樘挑眉而笑,“我见到亲耕礼的仪注时,便想着——若是我与你投生在民间,寻常夫妇不正该如此生活么?”

&esp;&esp;“……好罢……”张清皎想了想,又觉得有些好奇起来,“万岁爷,臣妾还从来没有见过活生生的蚕呢?是不是真的须得采摘桑叶喂蚕?是不是能见到它们结茧?”

&esp;&esp;“到时候你便知道了。”朱祐樘回道。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抓完虫啦

&esp;&esp;……这两天拖延症又犯了

&esp;&esp;好想好好休息_(:3∠)_

&esp;&esp;意外发生

&esp;&esp;到得亲耕那一日,朱祐樘准时前往京城南郊的先农坛,而张清皎则乘着舆车去往京城北郊的亲蚕坛。两人几乎是同时离开皇宫,一南一北,愈行愈远。但只要想到“男耕女织”的意涵,他们心底便都不由得浮起微微的暖意。

&esp;&esp;且说朱祐樘到得先农坛后,便换了祭服给先农之神献上祭品,而后来到旁边的祭田里,象征性地扶着犁推了三次。之后,由户部尚书进献种子,他拿起一些,细细地撒入土中。紧接着,便是从民间召集而来的擅长农事的耆老们盖上一层土,浇了适量的水。

&esp;&esp;皇帝陛下既然已经做了示范,接下来便该文武群臣齐齐下地耕田了。无论是养尊处优多年的勋贵与皇亲国戚,还是豪勇的武将;无论是位高权重的阁老,还是手握实权的六部尚书等等,都陆续下地,行五推九推之礼。直到整块祭田都已经耕作完,众人才停歇下来。

&esp;&esp;朱祐樘给三十位耆老每人赏赐了一匹布,又将其中看起来胆量较大的留下来,问了几句农事。但术业有专攻,便是问清楚了去年的收成,他也暂时无法估量这究竟是丰收还是歉收。深感自己不解农事的皇帝陛下暗暗下定决心,回宫以后一定要找来农书仔细瞧瞧,还得召见户部尚书好好询问一番。

&esp;&esp;亲耕礼的最后一项便是设宴,期间教坊司应该进献雅乐。谁知道,教坊司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将先帝的兴趣爱好当成了惯例,竟然进献了一场杂剧。虽说杂剧的内容也与农耕有关,但那些俚词俗语与庄重的宴会场合实在是太违和了,简直就像是将祭祀礼变成了一场闹剧。

&esp;&esp;朱祐樘怔了怔,正要让他们退下,督察院左副都御史马文升立即起身谏言道:“陛下应该知道农事艰难,在这种场合观看杂戏是为何意?!”

&esp;&esp;“……”朱祐樘知道这位老先生的性情就是如此直率激烈,也不提这件事他事先并不知情,只是依旧让太监传旨,撤掉教坊司今日进献的所有节目。当然,负责教坊司的官员也该得到应有的惩处。

&esp;&esp;与亲耕礼相比,亲蚕礼倒是很顺利,顺利得令张清皎都觉得好端端的亲蚕活动让礼仪折腾得反而没了任何趣味。按照沈尚仪的解释,亲蚕礼无非是祭祀、采桑、喂蚕、宴会四个环节。但最有趣的环节“喂蚕”,反而不需要皇后娘娘的参与,而是交给命妇来完成。

反派好像都被我吓坏了 完结+番外  军少掌中宝  陆先生,宠妻不要停  火力为王  绝代仙王在校园  穿到古代当捕快  重生之古魔修罗  我在规则怪谈空手套boss  傲娇妹子赖上我  冥尘贯  暗隐  反转暗恋  钓系beta是貌美反派  对着竹马自慰的日日夜夜(高H 1v1 SC)  春雨与徐风  残酷爱人  医主沉浮  她比月光倾城  贤后难为  美女校花的修真高手  

热门小说推荐
大荒扶妻人

大荒扶妻人

人在荒国,爷爷是镇国公,武将莫不以爷爷为尊。赵昊有点慌,这妥妥功高震主抄家灭门的剧本啊!向来稳健的他,决定当一个纨绔,每天醉生梦死。结果,一不小心从皇帝那...

凝脂美人随军后,最强军爷急红眼

凝脂美人随军后,最强军爷急红眼

一朝穿越七十年代,成为了一个将要遭受迫害,面临下乡窘境的物理教授的女儿林听绾,无奈之下被迫相亲!据说那人比她大八岁带三个娃,还不能生育!别人避之不及,林听绾见之却眼前一亮,宽肩窄腰大长腿,一身正气不说,还是个妥妥的纯情小狼狗!结婚后,众人八卦的DNA启动!听说了吗?陆云铮带回来一个漂亮媳妇,可这后妈不好当啊...

第九特区

第九特区

关于第九特区第九特区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伪戒新书...

我本无意成仙

我本无意成仙

我本他乡客,无意成仙。深山修道二十年,师父让宋游下山,去见识妖魔鬼怪,人生百态,去寻访名山大川,传说中的仙,说那才是真正的修行。没有想到,走遍大江南北,仙人竟是我自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