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0节(第3页)

&esp;&esp;周秋萍说了自己想开卡拉ok房的事:“要录磁带,但歌是人家的,我总不能拿来就用,所以想买版权,我们自己找人翻唱了再用。”

&esp;&esp;曹敏莉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esp;&esp;不是因为周秋萍终于还是决定开卡拉ok房。反正这门生意谁都不可能垄断,看到了,想入场,实在正常。在深圳她没找到合适的场地,跑回江州开店,是个相当明智的选择。

&esp;&esp;她真正震惊的点在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大陆人要买歌曲版权。在她的印象中,大陆人根本没知识产权的概念。自己的东西被别人仿制了,正常。自己仿制别人的东西更加正常。

&esp;&esp;这大概是苏联模式下的特点。

&esp;&esp;就好比苏联人造武器,最初就是直接拿德国美国的武器依葫芦画瓢。后来自己发展好了,其他国家仿制他们的武器,他们也不管。

&esp;&esp;从武器出发,延伸到方方面面。似乎在他们的概念中,知识与技术都不该垄断,不管那是不是他们创造出来的。

&esp;&esp;其实曹敏莉不知道的是,这种状况也跟特殊时期的状况有关。改革开放之后,港台以及欧美流行歌曲通过各种各样的地下渠道艰难辗转进入了内地市场。但是,他们的命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跌宕起伏。

&esp;&esp;比方说大名鼎鼎的邓丽君,她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官方来说是绝对的禁忌,她的歌也被称为靡靡之音。但老百姓确实喜欢呀,尤其是音乐界人士,他们的渠道多一些,能够听到这些不在公开场合传播的音乐。他们想要将这音乐带给更多的人欣赏,只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翻录磁带,但这种方式有很多限制,因为并不是每个想听歌的人都有翻录的设备。另一种就是翻唱。

&esp;&esp;80年代早期有种说法叫做女学邓丽君,男学刘文正,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诞生的。

&esp;&esp;像歌唱家朱明瑛,她的代表作之一《回娘家》翻唱的就是邓丽君的作品。当时为了能唱这首歌,她一口咬定这是河北民歌。因为邓丽君的祖籍就是河北。朱明瑛唱这首歌时是冒着政治危险的,一旦被有心人揪着不放,那就是政治错误。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翻唱歌曲的人,与其说他们是在考虑经济效应,不如说在他们内心深处更多的是有种盗火者的悲壮。港台乃至欧美的流行歌曲,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传播的信念。

&esp;&esp;他们自然意识不到版权的存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当初翻译《公阐党宣言》时,谁也没考虑版权啊。

&esp;&esp;曹敏莉对这些知之甚少,但仍然感觉新鲜又有趣。购买歌曲版权这种事在香港乐坛很常见。现在正是歌手风光的时代,有限的词曲作者根本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乐坛的繁荣。所以大批购买日本以及欧美等国的歌曲然后填上粤语词,重新翻唱,是常规操作。

&esp;&esp;曹家虽然不涉足娱乐界,可香港就这么大,要说完全没联系,那根本不可能。

&esp;&esp;她痛快地应下了周秋萍的请求:“行,我给你问问看吧。大陆市场这么大,想必会有音乐公司感兴趣的。”

&esp;&esp;周秋萍大喜过望,赶紧报了一连串的歌名。这都是在羊城和深圳地区受欢迎的粤语歌。其实现在广东才是大陆流行音乐的中心,好些歌都是从南方开始流行起来的。

&esp;&esp;曹敏莉询问她:“你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esp;&esp;“我不要求唯一的版权,也就是说唱片公司可以将版权授权于我,也可以授权给其他人。”

&esp;&esp;曹敏莉奇怪:“为什么这样?既然都掏钱买版权了,为什么不干脆拿下大陆地区的唯一授权?”

&esp;&esp;周秋萍笑呵呵的:“好花大家戴,好歌大家唱,能让我们这边唱就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要求唯一。再说了,我要了也没用,到时候人家翻唱,我还能拦着?”

&esp;&esp;曹敏莉忍不住微笑,这是事实。其实不仅仅在内地,香港歌坛一歌多翻的状况也很常见。除非拥有版权的人真闹上法庭,否则大部分唱片公司都默许这种事存在。毕竟真要维权的话,除非你财大气粗,不怕得罪这么多同行,不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esp;&esp;她点头答应对方:“好,我会给你问问看的。”

&esp;&esp;看女儿挂了电话,周高氏好奇地问:“你买歌干啥?这有啥用?”

&esp;&esp;这歌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这要咋买啊?买磁带吗?

&esp;&esp;周秋萍笑道:“买歌挣钱啊。”

&esp;&esp;这个想法她是在回来的路上突然间想到的。从打口磁带的受欢迎程度就能看出来,人们不仅对物质生活有需求,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大。

&esp;&esp;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应该算是流行歌曲磁带打天下的好时光。尤其随着随身听的流行,好多人都愿意买磁带听歌,一些在后来人看来相当稚嫩的磁带,动则也销量过百万。

&esp;&esp;这个时代还没有水军,也没有刷数据一说。一首歌能不能红,除了它本身的质量之外,重要的是它的曝光途径。

&esp;&esp;现在没网络,歌曲能够被大家熟知的途径不外乎主要是两种,一个是在电视上播放,另一个就是从广播里听。

&esp;&esp;像中央台的《九州方圆》节目,就捧红了好多歌星。还有每年的春晚,让无数歌手走进千家万户。除此之外,就是电视剧的主题曲了,也在大街小巷流传。

&esp;&esp;还有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通过声波,像各种歌曲传入大家的耳朵,也让一大批歌手被人们所熟知。

嫡妻难惹  随身带着帝国军队  择婿  重生成校草大佬的小仙女  [nph]他们的玩物  神武剑尊  穿书后女配不当后妈对照组[七零]  总裁的秘密情人  团宠七零小厨神  假哥他想做我道侣  和离后前夫成了太子  宠婚(论总裁夫人的养成)  重生之豪门婚姻手册  重返1999  怒刷好感失败之后  打火机与公主裙  贵女的种田养崽日常  天界幼儿园  农门有娇女  重生九零接好运  

热门小说推荐
火影:万物皆可复制

火影:万物皆可复制

出身番茄孤儿院的角木,被泥头车送到忍界。有一个沉稳可靠,有时喜欢搞些小操作的老爸。有一个温柔体贴有主见,偶尔会小腹黑的老妈。有一个活泼调皮,崇拜哥哥的弟弟。虽然还有房贷要还,但仍是个幸福美满,温暖的家。只是,弟弟的名字叫海野伊鲁卡。自己的名字,是海野角木。从未来的九尾之乱中拯救自己的家人,便是海野角木踏足忍界要...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大荒扶妻人

大荒扶妻人

人在荒国,爷爷是镇国公,武将莫不以爷爷为尊。赵昊有点慌,这妥妥功高震主抄家灭门的剧本啊!向来稳健的他,决定当一个纨绔,每天醉生梦死。结果,一不小心从皇帝那...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战火纷飞的西域,封小侯爷浑身血污从前线下来,伤痕累累。眉目娇软的小姑娘默默不说话,只是看着浑身是伤的少年啪嗒啪嗒掉眼泪,俊美张扬,惊才绝艳的少年哭笑不得,粗粝的指腹给她抹泪,宝贝儿,别哭,小爷没事儿!小姑娘点点头,然后委屈的擦着泪,趁封小侯爷休憩的时候排兵布阵,一举拿下了西域。国子监人骚嘴贱封小侯爷×身份神秘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