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4页(第1页)

康熙恨得要命,还要大度,感叹:&ldo;葛尔丹虽汝抗朕命,却也是条汉子,厚葬了罢。&rdo;让钟齐海扶灵入京,跟她早先被俘的哥哥一道操办葬事,又让理藩院、内务府协办。点葛尔丹之子为一等侍卫。群臣咸服:&ldo;圣上真仁君也!&rdo;只有康熙很郁闷,他想拿葛尔丹献俘太庙来的。众人也觉得回京一场狂欢,少了葛尔丹这个道具,实在是失色不少,都跟着不乐了起来。‐‐‐‐‐‐‐‐‐‐‐‐‐‐‐‐‐‐‐‐‐‐‐‐‐‐‐‐‐‐‐‐‐‐‐‐‐‐‐‐‐‐低沉的气氛,在京中传来消息,道是康熙再次做祖父。这回是四阿哥又当了一回爹,三月二十六日,乌拉那拉氏给他生下了嫡长子。取名弘晖的就是了。又是一桩喜事,宫里的空气都是快活的。胤礽并不在意老四有嫡子,他的天敌是老大。还拿这个侄子的降生来开解康熙:&ldo;恭喜汗阿玛又添一孙,我爱新觉罗氏枝繁叶茂,大清万代千秋。&rdo;康熙道:&ldo;偏你会说话。什么时候学得这样嘴巧了?&rdo;&ldo;不是汗阿玛把儿子生得这样的么?&rdo;父子俩一说一笑间,心情好了不少。胤礽顺势道:&ldo;正好儿,回去之后,还能赶上这孩子的满月呢。&rdo;康熙有些愧疚地看着胤礽:&ldo;弘旦满月、周岁,朕皆出征在外,唯有百日在京中。冷落了孩子,也委屈了你。&rdo;胤礽一笑:&ldo;他的百日太盛大,儿子如何不知是汗阿玛的意思?再者,他满月、周岁,汗阿玛于大军之中,还记得他,还着人送赏、命内务府操办,也不冷落他,也不委屈我。&rdo;康熙又细问:&ldo;弘旦长得如何?可曾病过?小孩子家,越小越要仔细。&rdo;&ldo;汗阿玛放心,他一切都好的。&rdo;&ldo;唔……&rdo;还在盘算着,没能亲到是个遗憾,&ldo;明年朕一定给朕的孙子好好过一个生日。&rdo;胤礽代儿子谢过恩,陪康熙说儿女经。不外是闲唠叨,抓周抓了什么啊,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平常举动如何。父子俩开始分析,小毛头的无意识举动里,到底昭示了他未来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人家父亲和祖父眼里,自家儿孙当然是最好的。虽然在信里已经知道了,康熙又问了一回:&ldo;你看仔细了,他抓周的时候,是先取的太平有象、次取如意,再次抓弧矢?&rdo;&ldo;是,一手一个,先搂了两件玉陈设。搂完了,东西被他额娘取下来收好,他还闹,再叫他抓,一手弧一手矢,还冲四下里比划。再被取走,他差点儿没哭,搂着金钥银盒不撒手了。&rdo;唔,清宫抓周,例用玉陈设二事,玉扇坠二枚,金钥一件,银盒一园,犀棒一双、弧一张、矢一枝、文房一具、晬盘一具、果品桌一张。女孩儿就少弧、矢两样。这是标配,压根儿就没有印章一类违禁物品。玉陈设也是拣有吉祥寓意的上,弘旦抓周,是两样,玉雕的太平有象(白象驮宝瓶,取其谐音)、玉如意。小孩子喜欢鲜艳明亮的东西,这是天性,玉如意上、太平有象的宝瓶上头还镶了各色宝石,很吸引眼球。弧、矢都是漆了鲜艳的红色,还扎了大红绸子以显吉庆,不抓它们,抓啥?胤礽又谢一回康熙的赏赐,又说:&ldo;皇太后祖母疼他,也给了一堆的东西、妃母们赏赐也是不少呢,宁寿宫太妃也大方……&rdo;说了一回,又说起两个庶子:&ldo;老大身体不太好,于武艺上平平,弘晰却是不坏。难得他们兄弟处得好,还疼弟弟。我得告诉他们,做完功课才能跟弘旦玩儿。&rdo;他这是在炫耀,还举例,弘晰学会了写字,还想教他弟弟。结果小胖子刚醒,一屁股坐到纸上了……笑得康熙前仰后合,然后道:&ldo;这样才好嘛!&rdo;又安慰胤礽,&ldo;你与胤禔,初时年轻气盛,略有不豫。如今也好了,就要这样。朕也愿你们兄弟和睦,如你愿儿子们和睦一般。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他也改了些,朕叫他多与裕亲王亲近,也好学着点儿。&rdo;胤礽眨眨眼,有点腼腆:&ldo;谢汗阿玛。儿子没能与大哥处好,令大哥不快,也是儿子的不是。毕竟,他为兄,我为弟,长幼有序。都是做阿玛的人了,又叫汗阿玛为我担心,实在是罪过。&rdo;康熙欣慰道:&ldo;你就是有了孙子,胡子花白,也是我的儿子,我还是时刻为你操心呢。天性,改不了的。&rdo;胤礽也想给胤禔上上眼药,先转个弯子:&ldo;五弟与七弟大婚的事儿都准备妥当了,就等您回来主持了。儿子先恭祝汗阿玛明年又要再添孙子了。&rdo;说得康熙一乐:&ldo;你也辛苦了,为了他们的婚事,忙了好有一两年了。到时候,朕叫他们先敬你!&rdo;互相吹捧完了,胤礽说起了正事:&ldo;说起来,八弟也到年纪了,安王府暂住的那个格格也到年纪了。皇子婚事,儿子当年是准备了有三、四年,五弟、七弟也好有两年多了,八弟这个事儿,不好不早些尽心呢。&rdo;&ldo;唔,你说的是。回去看看日子罢。你懂事了,朕原就是想你们兄弟亲近。你的弟弟们自老八以下与你相差太大,常不在一处,未免生疏。如今你能主动亲近,也是很好的。&rdo;&ldo;那是八弟人好。儿子也是听媳妇儿说,宫里人都说八弟和气、有人缘儿。伯王也说八弟好来的。&rdo;&ldo;是么?&rdo;&ldo;儿子与伯王相处不多,只是有一回,伯王不适。儿子着人去探望,回来说,听伯王府里人讲,伯王夸八弟,道是八弟有心,又贤德有能为,还特意探望来的。&rdo;&ldo;你伯王病了?什么时候的事儿?&rdo;&ldo;去年啊,大军回来,伯王许是累着了,您还着御医去瞧,还专门去探望了呢。&rdo;疑惑状。&ldo;哦,想起来了!&rdo;朕是派的老大,怎么会是夸的老八?&ldo;是吧?八弟有心呢,还亲自去了。儿子就是着人去了,比他的心意就差了一层了。既是个和气的人,儿子又何妨亲近自己弟弟呢?兄弟和睦了,也好为汗阿玛办差。&rdo;&ldo;唔。&rdo;‐‐‐‐‐‐‐‐‐‐‐‐‐‐‐‐‐‐‐‐‐‐‐‐‐‐‐‐‐‐‐‐‐‐‐‐‐‐‐‐‐‐&ldo;去,查查,老大、老八与裕王府是怎么回事儿。&rdo;胤礽走后,康熙就下了命令。老八名声不错,康熙是知道的,也是纵容的。八阿哥也是他的儿子,也许疼爱偏袒重视不如太子,也许寄望不如老大,但那着实是他的亲生儿子。名声好,有什么不好?对康熙有什么损失?再者,康熙也是有目的的:他给老八指了门奇怪的婚事,与个死囚的女儿结婚。其意义是深远的。老八其实是康熙插进正蓝旗的一颗钉子,控制正蓝旗的前哨。正蓝旗的大旗主,正是安王。与前代裂土封疆不同,清代的皇子不分散到各地,可是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皇族人口的膨胀,前朝面临的是无土可封的囧境。而在清代,大大小小的旗主们各领旗份,又有一些世家,世有佐领。半奴隶制的后金政权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奴才一直是奴才、归主子管,各旗固有的大小旗主们,那是世袭的,他们领的是旗丁,使唤的是包衣。这些是满族立国的根本。已经数次提及的问题是:旗下人丁,即使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养着让他们尽力繁衍,还是少!数代之后……皇子将无旗可领。在汉代,就会削藩。在明代,还td是削藩。到了清代,依旧是要削藩。这会儿要削的,不是三藩,而是自家远亲手里的旗份。夺过一些来,给自己儿子。八阿哥,这是康熙走的第一步。以上,只是第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熙他要集权。而后金政治里,还残存着一点点的带有原始民主军事色彩的议政。即,大旗主们,有很大的势力,在许多事情上会制约着皇帝。皇太极年间,曾与其他三人,共同南面听政,这事儿才过了六十年左右。顺治登基,那是两黄旗、两白旗快要打起来才协商出的结果。皇位靠商量,这个事儿,有点儿不靠谱。到了康熙这里,好了点儿,也是让皇帝感到政令不通。很多事情不协调,都是旗权给闹的。康熙不干了,谁也不想天天为这事儿头疼。皇权想要压着旗权。旗权的一个明显代表,就是岳乐。顺治死后,留下的旗主王爷们,还都是少年或者娃娃!最大的不过二十。这个时候,一个人凭借其比别人大好多岁,显出了其身高上的优势,他出头了,这个人,就是岳乐。从一个已经有些远了的宗室,一跃而成为了圣祖朝初期至中期宗室诸王的首领,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阿巴泰第四子,当时三十六岁。

(还珠同人)还珠之皇后难为  奸臣之女+番外  看张爱玲画语  绍宋  独占王宠之绝代商妃  重生:红色仕途  青楼女子要从良,侯爷首辅请靠边  思无邪  要定你言承旭  观音  世有桃花  血族诱惑+番外  美人何处  当时只道是寻常  陌上花开缓缓归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  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番外  凤还巢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人生若只如初见  

热门小说推荐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大豪门

大豪门

馅饼,说好的豪门风云世家恩怨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江湖快意儿女情仇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纨绔嚣张衙内跋扈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狗血装逼扮猪吃虎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医卜星象天机莫测呢?嚓,你有完没完?有,都有!不会自己看书啊?好,我看书去了,看得不爽,削你!那看得爽了呢?要不要给票?...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抗战之血肉丛林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