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回知县大人的话,城中百姓要求打开城门,不许阻拦他们进城出城。城外也聚集了不少百姓,要求进城交易。”县衙差役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孔弘毅眉头紧锁。
自从得知建奴攻下潍阳后,他便下令让全城戒严,防止被建奴突袭。
可一连封城十多天,也没看到建奴的影子。
这下可倒好。
城中百姓缺粮缺菜以及其他各种物资,城外百姓有粮有菜,商队运输了大量物资,却无法进城进行贩卖。
民怨越积越深,导致百姓们开始在县衙前聚集。
“废物!全是废物!”孔弘毅站起身,在县衙里面来回踱步。
踱步的同时,他不停地看向大堂后面。
表面上他看的是一堵墙,实际上看的是墙后面的孔府内宅。
那里住着一位他惹不起的人物:衍圣公孔胤植。
孔府有九进庭院,三路布局。分别是东路,西路和中路。
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衍圣公就住在内宅之中。
按理说知县贵为一县之主,对衍圣公只需敬佩即可,不必惧怕。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
早在唐懿宗时期,朝廷为了方便管理孔府事务,便任命孔氏四十代孙,文宣公孔续为曲阜县令。
(唐朝开元年间追封孔子谥号“文宣王”,孔子后裔封爵“文宣公”,宋袭唐制。)
随后曲阜县令一职便和文宣公的爵位一起世袭。
宋至和二年,宋仁宗改封至圣文宣王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
孔宗愿被封为第一代衍圣公的同时,也世袭了曲阜县令一职。
这个世袭制度一直延续到元大德十一年。
孔思诚袭封衍圣爵位,因支庶袭封,为族人不服,后又被解除爵位,但是保留了世袭知县。
自此,衍圣公和曲阜知县便不再是同一人。
虽然不再是同一个人,但是衍圣公的爵位,以及曲阜知县的世袭制度被保留下来,直到洪武七年。
(查资料查的头疼!!!)
洪武七年,时任孔氏族长孔泾控告世袭知县孔希大做不法之事,经调查有几件属实。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孔希大免职,命孔克伸为曲阜县令。
自此之后,曲阜知县由世袭制变为世职制。
简单来说,之后的县令虽然依然姓孔。但并非靠血缘继承,而是靠衍圣公的保举产生。
孔弘毅能当上这个曲阜知县,全凭衍圣公孔衍植保举。
一旦外面的聚集的百姓吵到了衍圣公,他这个知县肯定会受到牵连。
走了两步后,孔弘毅停下脚步看向堂外。
堂外的百姓越聚越多,隐约间有乱起来的趋势。
孔弘毅知道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必须做点什么。
打开城门?
他可没那个胆子!
百姓们挨饿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被建奴混进来,事情就麻烦了。
想到这,他对着大堂里面的差役喊道:“来人,把外面带头闹事的抓进大牢。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咱们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知县大人,外面的百姓有数百之众,看不出谁是带头的。”
啊?我乡下来的[无限] 大唐敦婿 离不了婚的小可怜 师兄,我是你亲师妹吗 饼干盒与七剑客 月落弯 回溯初声[重生救赎] 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闻君不识月 师尊搞错人了 如何攀折天之骄子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找了导演老攻后,我火遍娱乐圈 像昨天一样说晚安 团宠农家小糖宝 朕心爱的傻姑娘 一日还-时间循环 皇后她没有心 重炮的排球将你击倒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人在荒国,爷爷是镇国公,武将莫不以爷爷为尊。赵昊有点慌,这妥妥功高震主抄家灭门的剧本啊!向来稳健的他,决定当一个纨绔,每天醉生梦死。结果,一不小心从皇帝那...
...
出身番茄孤儿院的角木,被泥头车送到忍界。有一个沉稳可靠,有时喜欢搞些小操作的老爸。有一个温柔体贴有主见,偶尔会小腹黑的老妈。有一个活泼调皮,崇拜哥哥的弟弟。虽然还有房贷要还,但仍是个幸福美满,温暖的家。只是,弟弟的名字叫海野伊鲁卡。自己的名字,是海野角木。从未来的九尾之乱中拯救自己的家人,便是海野角木踏足忍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