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扬鞭策马(第1页)

出了将军府大门,柳琴柳瑟一左一右小心搀扶自家小姐,柳琴戏谑道:“小将军要被小姐吓到了。”

她家小姐语不惊人死不休,听完那话小将军整个人都傻了。平素那么活泼机灵的人登时成了被人揪住后颈的猫,虽然用‘被人揪住后颈的猫’来形容小将军有失妥当,可那场面确实滑稽有趣啊!

回想阿池猫儿般圆溜溜的眼睛,沈清和唇角微弯,手下意识抚摸猫儿圆滚滚的脑袋,“他不会。”

怎会因她一句话吓到退缩?

八年前利箭刺来所有人都往后退,唯独他上前。

阿池的胆子,大着呢。

她与有荣焉,对一月后的私奔大业兴致勃勃,拐带小将军出门,无人来搅扰,何愁感情不会快速升温?

池沈两家毗邻,出了池家,走两步就是沈家。

辰时,阳光温煦而不刺眼,沈府后花园洋洋洒洒开出小片春色。

满枝头金黄,风亲吻过迎春花腰身,花香荡起,并不浓烈。

淡淡的香,静静地开。比起梅兰竹菊,清和偏爱这金灿灿看似不起眼又无法忽略的小花。

早春时节盛开需要更热烈的蓬勃朝气,迎春迎春,她也希望自己如迎春花一般拥有昂扬向上的生命,敢在雪中争春。

将门女子,即便一身病弱也要内里峥嵘。

灿春亭,回绣春院的必经之路。

谢折枝见了从石子路信步走来的少女,垂眸,漫不经心斟茶慢饮。

她显然在这里等候多时,清和不避不退主动迎上前,温声细语:“见过姨母。”

十年如一日挂在嘴边的“姨母”,犹如魔咒,开口能揭开两个人的伤疤。

分明姨母做了继母,纵是有人拿刀架在她脖子,沈清和也只认谢折眉这个娘。

沈延恩记挂亡妻,忘不掉结发同心的那些年,哪怕被谢折枝算计,被老夫人以死相逼迎继室入门,可在他心里眼里,‘沈夫人’永远是他的阿眉。

父女俩难得站在同一战线,哪怕被外人指指点点说沈家嫡长女目无尊长,沈清和也认了。

她不在乎旁人怎么说,谢折枝却不能。

谢折枝昔年丢尽尊严嫁进将军府,做了沈家主母反而比常人更看重颜面。

她倒想要沈清和屈从孝道礼法喊她“母亲”,一次次换来的都是温温柔柔,温柔到骨子里泛着寒气的“姨母”。

十年前沈清和是个孩子,孩子不懂事,外人笑话最多的还是谢折枝这位名义上的‘母亲’。

久而久之,谢折枝不敢再试探。将军放任女儿,老夫人近几年养在后院不管事,总有一日,谢折眉母女加诸在她身上的羞辱她都会一一还回来。

香茶入喉,她冷静下来。眸光逡巡着往少女身上绕了一圈,看清她怀里温顺乖巧的猫儿,凉薄一笑:“又去隔壁看池小将军了?”

十四岁的少年郎还未投军,自然没军功可言,人们喊一声“小将军”多是出于喜欢,也乐得见青春飞扬的小将军呲着小白牙笑得阳光灿烂。

谢折枝这声“小将军”透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沈清和纤纤玉手不动声色地拂过猫尾巴,淡然回道:“阿池为沈家出头,身为沈家嫡长女,于情于理我都该前去慰问,姨母说呢?”

柳琴柳瑟垂首低眉,为小姐捏了把汗。

同样姓谢,继夫人和先夫人是性情截然的两种人。毫无疑问,俱是聪明人。

得到想要的答案,谢折枝似笑非笑看她两眼,搁下茶盏,脚步轻快地走了。

这片海我承包了[直播]  他的兔尾巴  七零年代怼王  同步追更弹幕后成了烫角色[第二部]  我成了死对头的师尊[重生]  穿越后我每天都想造反  天音禅唱  陛下,国师又在求死  影后冷漠无情,只会打钱  穿书后成了狼孩  生化人妻子能理解爱情吗?  听说我是祸水[快穿]  论咸鱼与运动番的适配性  奶花的末世行[穿书]  禁止碰瓷,不许撒娇![校园]  秦时明月之阎罗的生死簿  自从我掉出了流星街  老攻今天也在角色扮演  清纯学弟[快穿]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热门小说推荐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大豪门

大豪门

馅饼,说好的豪门风云世家恩怨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江湖快意儿女情仇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纨绔嚣张衙内跋扈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狗血装逼扮猪吃虎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医卜星象天机莫测呢?嚓,你有完没完?有,都有!不会自己看书啊?好,我看书去了,看得不爽,削你!那看得爽了呢?要不要给票?...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抗战之血肉丛林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