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郭颖语看来,最糟心的就是《泪之歌》的结尾,父亲天天装病,装到自己终于得了病,母亲成日咒骂,看到父亲这样也慌了神,主角经不住良心的谴责,开始带父亲跑各处看病,一边负担起整个家庭,一边学着理解父母。
“他理解什么了?有什么值得理解的吗?”
“所以这电影拍出来到底要告诉观众什么?”
郭颖语打开微博,首页几乎全是国庆档电影的大混战,在一众大制作电影中,《泪之歌》的热搜数绝对不算少,有一位影评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最后总结道,“在故事的结尾,《泪之歌》剧情得到了升华……”
郭颖语:“……这是人类写出来的文字吗?”
哪里升华了啊!
倒不如说,《泪之歌》剧组造了一坨屎,这坨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期间没有经历液态的过程——原先那坨屎掉在那里,人离得远些就能逃避它,可它偏要升华成臭气熏得每个人臭不可闻。
郭颖语只接受升华的这种定义。
胡言默默竖起大拇指:“你物理学得很好。”
郭颖语:“被逼的,谢谢。”
总而言之,看到《泪之歌》的后半部分,她感觉自己脑门上冒着火,差点能把她头发点着。
她宝贵人生的两个小时,竟然花在让自己生气这件事上了,实在是很不值得。
在郭颖语看来,《泪之歌》的导演和编剧是不需要获得观众共鸣的,前半部分好歹符合现实,但后半部分……搁这搞释然文学呢?
观众只是他们play的一环是吧?
郭颖语和胡言说要给《泪之歌》打低分,一开始确实有开玩笑的意思,可现在,两人确实忍不住打低分了,甚至,打完分之后,两人默默看向陆煦,眼神威慑他也打。
陆煦:“行吧。”
陆煦是看过《泪之歌》的初始剧本的,他那时候就觉得,《泪之歌》是典型的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
而电影上映之后,陆煦发现,最终成片剧本又有改动——甚至还不如最初的版本。
陆煦确实不理解剧本的改动,不过他的观影感受是——齐笛想拿奖的话,在评委们愿意接受剧本逻辑的情况下,倒也未必不可。
剧本改动最大的地方,其实是齐笛所扮演主角的心理变化,从一开始的倔强不甘到后来被同化、再到觉醒……齐笛在电影中的个人发挥非常充分,流着泪的主角、崩溃的主角、绝望的主角……他都一一展现出来了。
#齐笛哭戏”这个词条甚至上了热搜。
在这个词条下方,则是营销号们对齐笛演技的无限褒扬,什么“影帝级别的发挥”、“贴近现实而有张力的演技”、“引起共鸣的眼泪”。
陆煦:“……”
#我倒要看看第一天能骗到多少钱#
事实证明,国庆档果然非同寻常,在轰炸般密集的营销和排片的共同助力下,《泪之歌》首日竟然拿到了1.5亿票房。
上映之前,《泪之歌》曾靠预告小小出了回圈。
预告下方,有如今已过中年、至今仍被童年经历困扰的中年人的留言,他说自己想到那时候依然会流泪,虽然已经逃离了父母,每年却都有亲戚批评他不孝,指责声潮水一般向他涌来,逼着他体谅父母。
“父母没有错,但小时候的我犯了什么罪吗?”
还有对父母的偏心无法释怀的女生的留言。
《泪之歌》是为数不多为这群人写的故事,在剧组发布预告后不久,这群人一边留言,一边表示自己一定会去电影院支持《泪之歌》。
作为一部成本不够高的电影,《泪之歌》的预售数据在国庆档排在中等,首日票房也不算差。
然而,这些因自身经历选择去电影院支持《泪之歌》的观众们,看过成片之后,却产生了自己“被骗了”感受。
郭颖语不是第一个想吐槽《泪之歌》的观众。
早死的白月光他复活了[快穿] 今天女巫也在狩猎童话 系统傍身的竹子 玫瑰列车 痴恋的CP换人了 今天也在论坛被动美强惨 夜潮未央[破镜重圆] 窃光 在外做0,怒赚百万 本该是漂亮攻三的我却成了万人迷 学渣又在装乖了 喜欢你家野王很久了 穿成重生反派的白月光 我在西汉当妖妃 穿成笔下最惨美人受后 剑修之路 校草总想标记我 一人无敌 万剑归心 爱上学姐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
闻家真千金被找回来了,还是个从山里出来,满嘴胡言的小神棍,整个圈内都等着看她笑话。短短几日,宋家那小霸王追着要当她小弟萧氏一族奉她若上宾特管局一处求她加入,玄门世家想要拜她为师闻曦小手一挥,直播赚功德水友大师,最近我总觉得被鬼压床了,还梦见诡异的婚礼现场。闻曦出门在外不要乱捡东西,你那是被人配冥婚了。水...
这里有寂寞的嫂子,性感的村妇,美艳动人的邻家小妹,还有无数活色春香的美女。看乡村少年如何玩转乡村,抱得美人归!这是一部极度YY的故事,主角不御女三千决不罢休!...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