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4章绍兴师爷在野异端(第1页)

如今形势,其实聪明官儿已经都看得懂了。

至少当前时候,皇帝的决心坚定得吓人。添官加俸、士绅三年一考、厉行优免、地方允设公办银等几板斧下来,明确透露出的只有一点:别想着挂印而去就能安稳。

你不当官,你就成了被考察的士绅。你当官,还能指望皇帝将来通过提高待遇让你们依旧自在。

浙江按察使司有许多按察副使,有提学副使,有兵备副使、海防副使、驿传副使等等。

陈经济就是驿传副使,主管浙江境内驿传交通。

长兴知县舒柏卿“疯”了的消息和湖州知府陈幼学行文各县州勉励刑名的消息都经过很多人传到他这里来,顺带着还有求助。

比如来自茅坤次子的求助。

“那谢学监往湖州去了?”他问了问自己的师爷。

“正是。”这师爷心情忐忑,“东翁,听说提学衙门行文各府,要召士绅回乡待考,我……”

他是浙江绍兴府出身的一个秀才,自然也在被召回之列。

陈经济脸色难看。

绍兴一府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官场上做师爷,难道悉数回乡待考?

汪可受发这公文下去时有考虑到这个吗?

明初时就已经有句话:天下师爷,半出绍兴。

到如今,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说都大多都出自绍兴,但江南富庶之地,确实有许多人从事这个职业。出过官多的地方,一代代经验积累,诸多潜规则和要诀传授,江南富庶之地在这方面有巨大优势。

做师爷当然不必非要有功名,只要懂得官场要害、头脑好用就行,但有个生员身份当然还是更适合官场的。

何况在江南,考个生员出身或者干脆捐纳也不是特别难。

现在浙江提学衙门这一道公文下去,天下多少官员的师爷得回到故里待考?

这一晚的文会上,陈经济就向汪可受提出了这个问题。

“浙江非同寻常啊。”陈经济说着,“以虚贤弟,如今消息还没传到诸省,我管驿传,或能稍阻。难道当真让这一封封家信传到诸省?今年非比寻常,各地都事重,多少同僚要倚仗师爷办事?”

汪可受之前还真没想到过这个问题。

他虽然守操自律,却才干并非是顶尖。

听到了陈经济提醒,汪可受的神色也让陈经济等人看了出来。

他们面面相觑,心里有些喜意。

卖了他这个人情,随后多少能收获些什么。

汪可受觉得自己可能被谢廷赞摆了一道,但是公文已经发出……

“考察士绅,这也是头一回。”汪可受想了想之后却摇头说道,“若同僚们以为不该如此,可具本呈奏,想必朝廷也会定下更详细的章程,下一回就好办了。”

当然可能因此被天下同僚腹诽,但对汪可受来说,第一回办这事,出点问题引起不便也正常。

反正他只是在遵奉旨意和朝廷政令。

陈经济表情一僵,再次语重心长地提醒:“书信往来,不是易事。便以绍兴府为例,有些人甚至远在边陲为幕僚,哪能仓促赶回?若不能亲自回乡待考,难道便要列为下等?”

“士绅如何考察,这是都察院并礼部拿出的章程。”汪可受说道,“列位也看过旨意和行文,考察只着重是不是有违国法,还有乡里小民风评,另外则是考教学问。”

他顿了顿之后说道:“按说只有考较学问该当面,否则仅以书信往来命呈经义文章,恐有捉刀之嫌。这一点……罢了,我今夜就具本题请圣断。”

几人面面相觑之际,汪可受又说道:“今日既有后学才俊在此,我也正好考较一下学问。若果有才华出众者,我倒不吝在谢学监那里提一下。当然,这恩荫之权在学籍监察御史那里,还要看他们的学问文章能不能入谢学监青眼。”

工厂里的夫妻  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  开局中世纪,正在十字军东征  大秦:穿越成扶苏秦始皇你别慌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大明圣祖:我的奋斗  重生:我的老师是大仙尊  躬耕于大唐  大唐最强驸马爷  大秦法圣  我的魔怔人公主  三国:街亭夺权,再振大汉雄风  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  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北齐怪谈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大唐:开局融合手术果实  末世重生:我觉醒了双系统?  建立修仙家族,从坊市开始  大明:我真没想当首辅啊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的齿轮

重生的齿轮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邪气凛然

邪气凛然

很显然,这是跳舞的又一套新书。也将会是跳舞在起点的第五套全本。(注意,这本书是都市YY,呵呵。几乎没有什么神话色彩,更不会再有什么教皇教会宗教圣骑士吸血鬼玉皇大帝之类的东西了)...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一粒沙可遮天地万物,一滴水可淹世间生灵。一念乾坤生,一念穹苍灭。一念岁月止,一念浮屠逝。少年身怀灭世九幽,领悟灭弑神龙之奥义,力战乾坤,主宰星辰,修得世间...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抗战之血肉丛林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