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6章 至正十三年七月(第2页)

按照两千人一所小学,配50名教职人员,那就是2400所小学,12万教职工,每人每年66两银子,一年需要792万两的工资.这就是五年义务教育的代价

众人看到鲁锦算出来的这个数字,一年八百万两,太夸张了,基本和现在全年的盐税收入差不多,如果真要搞五年义务教育,就相当于把盐税全砸进去,这下真成了鲁锦说的,拿三分之一财政搞教育了

怎么办?免费的小学还要不要搞?大家都觉得肉疼,鲁锦自己也觉得肉疼,但基础教育对工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咬牙死撑也是要搞的。

于是陶安建议,要不要把女童去掉,就按最简单的男女各一半计算,只要去掉女童,就能少办一半的学校,经费立刻就能缩减一半,一年四百万两,这就能轻松很多了,但是鲁锦不同意

基础教育可以用来塑造人的世界观,改变儒家对百姓的思想禁锢,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还可以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南北百姓的凝聚力,改善南方百姓对北方的漠视和鄙视,也能让丢失四百多年的北方汉人认祖归宗,再说了,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都让男的来干,纺织厂要不要女工,电报行的员工能不能用女人?如果女童不能接受教育,这些事让谁来干?

既然基础教育一定要搞,那就只能想办法了,众人都开始集思广益,想办法节省开支。

陈遇提议学校不需要那么多教职工,40个班,每班一个教师,再加个正副校长,控制到42个人,体育老师可以由内卫军派人兼职,这样就能把工资开销压缩到665万两,一下子节省了130万两。

陶安也提议,寒暑假还给一半的工资,带薪休假这待遇太好了,完全没必要给这个钱。

带薪休假的目的,无非是想留住教师不让他们走而已,但是不上班又没工资,毕竟教师也要养家,如果只是这个目的,寒暑假可以不发工资,只给粮食,国家虽然没钱,但粮食还是有的。

寒暑假两个月,每月给两石米,一共四石米,按50文一斗的市场价,四石米也才二两银子,这比寒暑假的六两带薪休假要便宜多了,这样年薪就能压缩到62两,总开支也会降到625万两,比刚才又节省了40万两。

啧,真是一两一两的往下抠啊。

受到陶安的启发,最后李善长又来个更狠的,直接把教师月工资降到3两银子,但是每月另外再给两石米,米不值钱,两石米才一两银子,加上3两的工资,每个月工资成本4两,这样年薪就能压缩到42两,总开支成本也会降到435万两,一刀砍掉190万,这下又节省了三分之一

秦从龙也说,如果想继续省钱,还可以全给粮食不给钱,或者提高粮食的比例,降低钱的数量,比如每月三石米,二两银子,这样月薪就是3.5两,年薪37两,一年就是373万两,还能再节省60万,不过鲁锦没同意。

他本意是想让教师工资处在一个比较高的社会阶层,这样也好吸引到更多人投身教育事业,现在让这帮人三刀砍下去,从一年八百万两直接砍掉一半,再降到年薪37两,那就直接沦落到和跑堂的小二一个水平了,就算你嘴上喊奉献,可也不能让教师家里吃糠咽菜吧?

于是最终方案就定成了李善长的标准,每年435万两,这里面实际上只需发放302.4万两的钞票,剩下132万实际发的是米,大概是242万石,占总粮食税收的十分之一,盐税的三分之一。

搞定了小学的五年免费教育,剩下的初高中就好办了,初高中不再施行免费教育,那就可以找学生收学费,教师工资可以平均分摊到学生身上去,不求学校能盈利,只需学费养得起这些教师就行。

而且初高中的数量也会锐减,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这个阶段,想让女子和男子一起读初中,还是很困难的,古代男女大防一般是13岁,皇子出阁,从内宫搬到外朝册封王爵也是13岁。

小学就算七岁入学,毕业也才11岁,男女混读是没问题的,那么小的小孩,不需要防,但是到了初中就不行了,除非开办专门的女校,可是话又说回来,又有多少人愿意掏学费去供女子读书呢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主要还是生产力跟不上,国家财政收入有限,鲁锦要是有钱,直接把初高中也纳入义务教育,这样就算是单独办女校,只要不收学费,还是有人会愿意送女儿去读书,但是收学费,那就肯定没几个人了,所以女校肯定会有,但不会多。

这样初中的数量就会锐减一半,毕竟少了一半女性人口呢,然后把小升初的升学率控制到七成,淘汰掉学习成绩差的三成,初中的数量大概是840所,初升高升学率控制到六成,全国高中大概500所,每年五十万高中毕业生,去抢数量有限的大学名额,估计高考淘汰率会更加残酷.

理顺了整个学校体系,然后话题就被转到了鲁锦说的星期工作制上面,继而又牵扯到历法,这很重要,因为得先确定工休制度,才能划分学期和课时,然后再按课时编写课本,要在规定的课时内把知识点教完。

鲁锦自己是习惯了星期制的节奏,觉得古代旬休制很难绷,上九休一,连续工作九天,不会烦躁吗?但是在场的其他人都是旬休过来的,他们早就习惯了。

另外鲁锦想推行星期制,也得找依据,星期制这玩意虽然不是中国原创的,但是传入中国的时间却很早,大概唐朝的时候,中国就已经知道了,到了北宋时期,星期制还被编入了历法,进行了本土化适应,称为七曜日,又称曜日制,一周七天,‘金木水火土月日’各一天。

不然你以为会叫星期?周七为什么叫星期日?西方称礼拜日,那是因为他们要到教堂礼拜,中国人当然不去教堂,所以称作星期或周日,受中国影响的日韩,至今还称为七曜日。

只是北宋虽然把七曜日编进了《应天历》里,但那只是用来计算历法的,并没有在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进行推广,不然也就不用鲁锦费这个劲推广了,为什么北宋没有推广,汪广洋对此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日历这东西,太阳历是用来定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太阴历也就是月历,主要是定城市生产生活的,一月三旬的旬休制为什么能推广开?因为方便。

百姓看看月亮就知道现在是上中下旬,而如果推广星期制,那百姓怎么确定具体日期?看月亮能看出是星期几吗?所以想推广星期制,起码家家户户都要有一本日历,百姓才会不把日子过乱。

说白了还是生产力问题,大量制作日历需要很多纸和墨啊.

类似的问题还有精确的时间,你想让工人准点上班,让学校准点上课,让火车准点发车,首先你得让百姓知道精确的时间啊。

以前乡下的农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不太需要精确的时间,而城里有官府设置的钟鼓楼,钟鼓楼里有日晷和漏刻,派世袭的阴阳户天天盯着日晷击鼓敲钟,晚上盯着漏刻,派人打更报时,但是想推广现代的生产生活模式,仅靠这些就有点不够用了,得有更加精确的时间。

好在鲁锦已经造出了钟表,可以让少府开一个钟表公司,作为皇室的企业,印刷带星期的日历也不是问题,老朱都能印出上百万本明大诰,鲁锦难道连日历都印不起了?因此推广星期作息制这条提案,也被鲁锦强行通过了。

其实汉朝就采用过类似的作息方式了,汉朝是上五休一,五天休息一天,称为休沐,回家洗澡的日子,这跟星期制的上五休二有何区别?无非是把一旬十天拆成两个五天而已。

谍影1938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佛系尖兵  重生巨蟒:我从游戏杀到现实来了  建立修仙家族,从坊市开始  大唐最强驸马爷  特种兵:我炊事兵,开局拒绝狼牙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秘战风云  我的魔怔人公主  从亮剑开始无敌  重生:我的老师是大仙尊  大秦法圣  开局中世纪,正在十字军东征  北齐怪谈  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  惊险里程之为了钢铁雄狮  谁让你骗他来缅北?他是兵王啊!  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  大唐:开局融合手术果实  特种兵:从火蓝刀锋开始签到  

热门小说推荐
凝脂美人随军后,最强军爷急红眼

凝脂美人随军后,最强军爷急红眼

一朝穿越七十年代,成为了一个将要遭受迫害,面临下乡窘境的物理教授的女儿林听绾,无奈之下被迫相亲!据说那人比她大八岁带三个娃,还不能生育!别人避之不及,林听绾见之却眼前一亮,宽肩窄腰大长腿,一身正气不说,还是个妥妥的纯情小狼狗!结婚后,众人八卦的DNA启动!听说了吗?陆云铮带回来一个漂亮媳妇,可这后妈不好当啊...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我开创异世界恶魔果实风

我开创异世界恶魔果实风

你知道冰和一根香蕉融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吗?我面前这个一口一个小冰球的蜥蜴会告诉你答案。但如果把电池和苹果以及苦瓜融合在一起,不仅变的难吃,还能让人拥有放电的时候身体会变绿的超能力!而当叶问拿着用牛粪,兔子毛,蝾螈,水熊虫,魔鬼辣椒和伟哥制成的动物系果实询问眼前这个被前女友戴绿帽,被现女友出轨他老爸,并且生下了他...

我有了空间戒指后,财富无限

我有了空间戒指后,财富无限

关于我有了空间戒指后,财富无限父母双亡的林震南继承了一家父亲遗留下来的二手书画店,无意之中,一只修炼万年蜘蛛,在雷电交加之时,元神最弱之时,被林震南一掌手拍碎本体,蜘蛛本命元神入体,机缘巧合下,林震南…传承了它的异能。后来更是得到了一枚上古超级空间戒指,空间更有一方小世界。后来林震南更是鉴宝,赌石,看相,看风水,修真,无一不精,一时喜从天降,富贵逼人!...

母女重生互换身体,两人都杀疯了

母女重生互换身体,两人都杀疯了

前世,真千金盛敏敏刚出生被恶意调包,过了12年牲口般的农女生活。12岁被接回盛府,亲生父母,3个嫡亲的哥哥无条件地偏宠假千金,最后盛敏敏跟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假千金活活烧死。今生,盛敏敏与亲生母亲互换身体,她决定以母亲的身份整死假千金,3个哥哥跟所有仇人盛敏敏心情不爽逆子,逆女,跪下!扑通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