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0章 张罗相亲(第2页)

“老婆子,我看事不宜迟,还是先给闺女找个婆家要紧,这样就不会再有那些阿猫阿狗,都打她的主意了。”

闺女长得漂亮,如今又是一个人住在村外,难保没有人不打她的坏主意。

还好二赖子只是在村尾拦住了闺女的去路,这要是去村外的茅草房,那就麻烦了,四下连个人家都没有,说不得闺女今天真会在劫难逃。

李父觉得既然闺女不愿意搬回来与他们同住,那不如趁早寻个合适的后生嫁过去,这样也免得他们老两口每天提心吊胆。

“你都说找,可那合适的后生,哪像买大白菜那么容易。”李母也觉得此时闺女住在村外,已经不安全了,所以他理解老伴的想法,只是附近村庄根本就没有与女儿般配的人家。

这几年媒人也来过几个,可是提的对象,不是身体不健全,就是老鳏夫,或是游手好闲之人,配不上女儿不说,简直就是在糟蹋闺女。

李母气愤之下,就把那些上门提亲的媒婆,给轰了出去,自此以后闺女的名声,算是彻底被那几个媒婆给毁了。

不但四处宣扬姑娘克夫,还说闺女长了一副狐媚的容貌,以后不管谁娶了她,都有可能被戴绿帽子。

想到自己要貌有貌,要手艺有手艺的闺女,就这样被夏家和几个媒婆所毁,李母就起的牙根直。

“找冬梅她舅妈在娘家那头,帮忙打听下,有没有合适的后生,长相不重要,只要人品好,不嫌弃闺女的寡妇身份,哪怕是家境穷点也没事。”

李父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对闺女好,穷点无所谓,他们家生活条件还过得去,可以适当的帮帮小两口。

再说闺女还有手好绣活,养活自己绝对不成问题,更何况还有相公两人一起努力,他还不相信了,日子就过不起来。

“好,明日我就回娘家找弟妹问问。”李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答应了老伴,但其实她心中也没底,毕竟去年就叮嘱过弟妹,如果有合适的人选,还不早过来通知她了。

李家大儿媳刚好领着两个孩子过来找祖父祖母,听到婆婆说的话后,就知道公婆这是打算给小姑子找婆家了。

想起前几日回娘家时,弟媳与她提起过的那个吴博文,虽然家中有个体弱多病的老娘,但小伙子却是个勤快能干的。

伺候老娘的同时,不但把田地侍弄的连根杂草都没有,农闲时节还会去镇上打零工。

村中姑娘都不想进门就过苦日子,所以即使小伙子各方面都不错,还是因他老娘耽误了娶妻生子。

如今已有二十七八岁了,还是一个人,老娘已在三年前就过世了,要是小姑子嫁过去,过门就能当家做主,凭他们二人这股能干劲,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爹,娘,我这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大妹她是否愿意。”大儿媳田氏接话说道。

李家老两口闻言眼睛瞬间一亮,齐声问道:“文竹,快与我们说说,这小伙是哪里人,多大年纪,人品如何,家庭环境怎样?”

看到公婆迫不及待的表情,李家大儿媳笑了笑,就把村中吴博文的家庭状况叙述了一遍。

李父李母听后都觉得这小伙子,无论是年龄还是各方面,都与闺女甚是般配,立马表示吃过晚饭后,就去找女儿商量一下,相亲的事情。

如果闺女同意,马上就让大儿媳的娘亲去做媒,安排俩孩子相亲的事情。

喜欢瘸郎贤妻请大家收藏:()瘸郎贤妻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原神:从魔神战争前到退休  今朝归矣  带着拼夕夕,我在古代为所欲为  翠微仙途  武天行  天尊皇婿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我的神选者全是第四天灾  小哀,这不是红眼病  潇潇落寒溪  从群演出道:我带章若南成为顶流  在末世当万人迷的日子  每天一个悬疑大故事  镇国神帅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幸运属性点满:你拉我万界游戏?  重生之崛起之路  天意的召唤  

热门小说推荐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下山第一天就撞鬼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大豪门

大豪门

馅饼,说好的豪门风云世家恩怨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江湖快意儿女情仇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纨绔嚣张衙内跋扈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狗血装逼扮猪吃虎呢?有。自己看书!馅饼,说好的医卜星象天机莫测呢?嚓,你有完没完?有,都有!不会自己看书啊?好,我看书去了,看得不爽,削你!那看得爽了呢?要不要给票?...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抗战之血肉丛林

抗战之血肉丛林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